2025年5月4日,还没有完全找回竞技状态,便随队夺得苏迪曼杯的陈雨菲,在社交媒体上写了一段文字,其中写道:“我坚信,只要我不放弃自己,机会就不会放弃我……欲戴皇冠,必承其重,我的故事又开始啦。”
这条微博发布至今,将近3个月的时间里,除了赞助商的宣传活动,陈雨菲一共只发了三条微博,分别是5月夺得泰国赛冠军、6月1日新加坡击败安洗莹,以及6月6日自己因身体不适作出的退赛决定。
世锦赛出征,陈雨菲的微博里只有一条系统自动发送的动态。然后就是低调前行,重新来到安洗莹面前。
上一次击败安洗莹,陈雨菲教会了安洗莹:光有高速拉吊不行,你得有进攻。
很快啊,安洗莹修复了bug。世锦赛,摩拳擦掌的安洗莹再一次遇上了陈雨菲。
这一次,陈雨菲扬眉剑出鞘:“你的进攻不行,你看看我的。”
只要机会出来,陈雨菲就果断地进行突击,并不以力量见长的陈雨菲,为了突击下分,只能选择更快的出手,更大的角度和更精确的落点,拍拍瞄着边线杀,这种骑在马上进行外科手术一般的高要求,带来的副作用就是,常常会杀出落在双打边线外的离谱失误。
但衡量一次冒险价值的唯一标准,不是损失,而是收益。陈雨菲的收益,显然足够诱人。
第一局开始,陈雨菲便牢牢掌握了主动权,很快打出7-3的良好开局,罗毅刚指导在间歇时给出的指导明确又清晰:“一定要有下压。”
陈雨菲也牢牢控制住分差,21-15拿下第一局。
局势一片大好,意外却不期而至。第二局陈雨菲在3-6落后时的一次后退击球,不慎崴到了右脚脚踝,脚踝出现了近乎90度的变形,陈雨菲很快捂着脚踝痛苦倒地。赛后陈雨菲回忆道:“当时的感觉就是天塌了。”
而赛会医生上场后,没有给陈雨菲提供任何治疗,直接给出了退赛的建议。
理由是世界羽联最近修改了医疗规则,不再允许比赛中由赛事医生直接使用冷喷雾,只有在比赛间歇时才能由球员或队医使用。若要接受治疗,也必须等到比赛暂停,并获得裁判同意。
坦白讲,你很难把责任归咎到修改规则的世界羽联头上,带伤作战无论在任何体育项目都是尊重而不提倡的。而医疗暂停因为过去一段时间里,被一些球员有意滥用以拖延时间打断节奏,已经被玩坏了。好事总会被爱占便宜的坏人搞砸。
经此一役,我恨极了奈良冈功大这个挫人。
关于这件事的详情可以去老账号搜“”
陈雨菲缓了一会儿,选择了系紧鞋带,带伤作战。当时大家都觉得这把九成九要凉了,安洗莹的能力有目共睹,健康状态都不敢说稳赢,何况拖着一条伤腿?
安洗莹也这么想:我大角度拉开她不炸了?越想赢,越着急,越失误。
陈雨菲反而因为脚伤,减少了不必要的跑动,打得越来越经济,珍惜每一次突击的机会,反而越打越有。
2-0,当赢下最后一球的陈雨菲倒地捂脸,如释重负。
我多希望这是一场决赛,肾上腺素能带你突出重围一次,但很可惜只有这一次。决赛里,山口茜拿到了自己的世锦赛第三冠,陈雨菲拼到了最后一刻,或者用罗毅刚指导的话来说,“熬”到了最后一刻。
看过直播的球迷会抱着一丝奢望,期待陈雨菲能越战越勇,成就自己的大满贯。但第一局打到一半大多数球迷心里都有数了,不会有人苛责陈雨菲没能够击败山口茜。
赛后,陈雨菲说:“我已经吃了八颗止疼药,但(伤病)还是有影响……我觉得我还能走,还能站在场上,那我就还想再争取一下。”
很可惜,历史证明了,竞技体育就是这么残酷,金牌永远被人铭记,银牌是最可悲的失败者。若干年后,这一代的球迷随着运动员老去,银牌只会被没看过比赛的新球迷取笑,古今中外,任何运动,皆是如此。
但我仍然想为了这枚世锦赛银牌,把陈雨菲的故事写下来。
是的,时代变了,我一点儿也不喜欢如今的羽毛球圈子,发达的社交媒体,充斥着乌烟瘴气的饭圈糟粕,理性的讨论失去了土壤。低调务实的运动员被无端攻击,不思进取的网红球员却总能得到无底线的原谅,越来越多的年轻运动员,在纷繁嘈杂的声音中迷失自我,浪费天赋,蹉跎时光。
但是,坚定,勇敢,专注,进取,这些竞技体育最本真的品质,无论时代如何变化,永远直击人心。
如果新一代的球迷不曾见过老一辈伟大运动员的风骨,那就去看陈雨菲吧,那些美好的品质,都能在她的身上有幸得见。
这个时代,仍然有伟大的运动员,传承着那些伟大的品质。
陈雨菲的故事还没有结束。
想与队长的作者团队谈笑风生吗?
欢迎加入读者交流群!
请添加微信:hcctgd163
下一篇: 刘圣书谭宁获羽毛球世锦赛女双冠军